近年来,西平县立足县情实际,结合嫘祖文化、冶铁铸剑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民俗文化底蕴深厚、资源丰富的优势,聚焦增进文化认同,把传承和弘扬各族优秀文化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载体,振奋全县各族人民“奋进新征程,建功新时代”的精气神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精神文化基础。
一是扩大嫘祖文化影响力。西平县是嫘祖文化发祥地,依托历史文化和乡土文旅资源,打造“嫘祖故里”和“花海文旅新城”两大品牌。用好棠溪源风景区、嫘祖文化苑等特色旅游资源,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民族文化、非遗产品进景区,常态化开展民族传统音乐、舞蹈、节庆等活动,让游客在沉浸式、嵌入式体验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。2023年全县接待境内外游客2万多人次,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。
二是强化红色文化引领力。紧扣史实,深化交融内涵,系统梳理反映“四个共同”的历史文化资源,依托西平县英烈园、老县委、焦之岗革命纪念馆、金刚寺战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挖掘展陈藏品背后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,让各族游客追寻红色记忆、传承民族团结精神。累计面向全县各族群众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180场次,接待干部群众1.62万人次,引导各族群众强化“三个离不开”“五个认同”,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三是提升民俗文化软实力。积极推动大铜器文化等民俗文化、生态旅游、农业产业资源融合转化,开展以民俗文化展览、休闲娱乐观光、果蔬现场采摘、趣味体育赛事、招商推介签约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俗旅游文化节会30余场次。加大对西平大骨头、蔡寨罐饺子、手抓羊肉、馓子等地方特色传统美食,芝麻、金银花、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宣传推介,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。
来源:西平县委统战部